青岛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关的建筑艺术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景观,印证了这座城市山海之间“中国与世界”多元化的碰撞、对话与交融。
在20世纪30年代初,八大关区域以海内名关命名的道路已经开辟,自南向北七条:山海关路、居庸关路、临淮关路、正阳关路、函谷关路、嘉峪关路、武胜关路;自西向东三条:韶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八大关道路的最大特点,是法桐;居庸关路是银杏;临淮关路是龙柏;正阳关路是紫薇,嘉峪关路是五角枫,韶关路是碧桃;宁武关路是海棠和枫树;紫荆关路是雪松。花树缤纷四季轮回,大有“看花辨时,闻香识路”的味道。
在此氛围中营造的建筑,具备了一份 先天美感。八大关几乎包容了西方建筑史上的主要艺术风格,举凡古希腊式、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拜占庭式、巴洛克、洛可可、田园风景、新艺术风格、折中主义等皆有所见。
整体风格的协调性处理的恰到好处,细部上表现精彩纷呈,诸多精巧构思的石柱、露台、老虎窗、山花和拱廊、挑台以及中国元素的闪现,在有形无形之间,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理念的交汇与对话。
八大关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位于青岛市南区海滨,是以8条关隘命名的八条道路而得名的,即韶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后增加武胜关路、山海关路,增为十条路)。八大关地区背山面海,树木茂密,自然环境优美,建筑造型独特,汇聚了众多的各国建筑风格,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英、法、德、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各式建筑风格。“八大关”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十条马路的行道树品种各异,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以及壮美的滨海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