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仓是一个仅有18万人口的临海小城,距首都东京仅有四五十分钟的电车车程,却承载着日本关东地区近千年的历史。镰仓是与奈良、京都同属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中心,并成为日本的三大古都。
作为日本最初的武士政权"镰仓幕府"政权的发源地,创造了它独特的历史和文化。1192年,武将源赖朝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建立了镰仓幕府,从此开启了延续六百七十年的幕府当政时期。因此镰仓是武士政权的发源地,也是武家文化的发祥地。
幕府是古代日本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也就是江户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从1192年镰仓幕府开始至明治维新前的1867年共延续了682年。
1191年,即镰仓幕府建立的前一年,日本僧侣荣西将中国南宋的禅宗文化带回日本,此后禅宗在日本日益兴盛,宋末元初,为避战乱而东渡扶桑的大批中国禅僧,使日本禅宗得到了更迅猛的发展,可以说从那个时代开始禅宗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日本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生死无常的武士阶层当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与传统怀古的公家文化相对应,武家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更加自由、清新、现实而实际的平民风格,这和中国的南宋社会文化也很切合。这种风格一方面源于镰仓新佛教与庶民文化,一方面也显现出大陆宋元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13世纪北条家族统治时期,镰仓与中国的宋元王朝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禅宗式的建筑,佛像雕塑,陶瓷漆器等各种中国文化也因此传播到了镰仓地区。
所以,可以说隋唐文化孕育了奈良和京都,而宋元文化影响了镰仓以及日本当时的社会生活,这种影响直面平民,所以更直接更彻底。镰仓幕府于1333年灭亡,但那个时代的坚实刚健的武士精神以及与中国宋元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武士文化,延续并影响了后来的江户文化,直到如今依然对日本社会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镰仓文化对于后来的江户和东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确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镰仓时代末期,幕府相继在镰仓建立了大批寺院,设立了五大官寺,称为镰仓五山。建长寺、圆觉寺、寿福寺、净智寺和净妙寺,镰仓五山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南宋建筑风格了。
除了悠悠的古韵,镰仓还拥有浪漫清新的柔暖海风,与蜿蜒向远的金色海岸。镰仓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五月份紫阳花开放的季节,那真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乘上著名的江之电老电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淳朴的民宅之间,远眺风光迤逦的海岸,以及海的远处高耸入云的富士山,像是进入了一个古代闲适与现代繁华错落交织的奇妙世界。在江之岛看富士山,被誉为富士十八景之一,是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的艺术创作主题。
漫步于这座临海小城,禅意悠悠的庙宇神社,幽静典雅的和式庭院,历史悠久的长谷寺,庄严的镰仓大佛,鹤岗八幡宫外繁华的镰仓老街,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处处流淌着的低调而宁静的文化气息,老街上鳞次栉比的咖啡店,特产店,日式西式糕点店,精致的海鲜拌饭,让这座小城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文艺之都和镰仓文士
到了近代明治二十二年(也就是1889年)后,随着横须贺铁路线的开通,镰仓和东京之间通行变得非常便利,无数文艺青年和知名作家纷纷逃离喧嚣的东京到访镰仓,在这里寻古探幽,参禅洗心,寻找创作灵感。形成了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团体—镰仓文士,当时“镰仓文士”曾多达300人,其中不乏夏目漱石、太宰治、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和三岛由纪夫这样的大家。当时,夏目漱石来到“镰仓五山”之一的圆觉寺参禅,然后把参禅体验写成了《门》和《梦十夜》两部体验小说。和来去匆匆的“镰仓文士”相比,似乎只有川端康成对此地有着更炙热的真爱。从1946年起,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在镰仓定居下来,在镰仓终此一生。其间写下了《千纸鹤》《山之音》《睡美人》《古都》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日剧动漫取景地
古都镰仓不只是吸引文人墨客,这里也成了电影人的钟爱取景地,很多日剧,电影和动漫都是以镰仓为创作背景。井上雄彦创作《灌篮高手》时的现实取景地就是镰仓,这个安静低调的临海城市,因一部《灌篮高手》而名声大噪,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动画中所描绘的场景,很多年轻人在江之电的镰仓高校前站寻找电影的场景和儿时的美好记忆。日本人很善于通过动漫的形式培养年轻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
江之电老电车
建于1900年的江之岛老电车,从镰仓站沿海边至藤泽,像一条长长的项链,将长谷寺,镰仓大佛,江之岛等历史遗迹,镰仓的古街古巷,和沿海绮丽的自然风景穿连在一起,仿佛穿行在历史的时光隧道中。天气晴好的时候,隔着蔚蓝的大海,可以远眺富士山。
江之岛
《秋之回忆》、《侵略乌贼娘》、《钓球》和《TARITARI》这几部热门动漫以及很多日剧都在这里取景。江之岛,与大陆之间通过一条长约400米的大桥相连接,江岛神社始于公元552年钦明天皇下旨修建的神社。岛上供奉的神明都是辩才天,辩才天是语言,知识的女神,掌管诗歌音乐艺术,这里也是日本三大辩才天神社之一。通往山顶的下路两侧,传统美食餐厅和土产小店鳞次栉比,特别推荐这里的海鲜拌饭和海鲜烧烤。
镰仓大佛
镰仓大佛位于镰仓的净土宗寺院高德院内,是阿弥陀如来青铜坐像,净高11.3米,重达121吨。佛像建造于1252年,具有镰仓时代流行的宋代佛像的风格,是镰仓时期的代表性塑像,被定为日本国宝。
鹤岗八幡宫
1192年,赖朝公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创建了镰仓幕府。由此,日本的政治中心就从京都转移到了镰仓,日本首个武士政权应运而生。 镰仓幕府期间,鹤冈八幡宫既是举行庄严仪式的宗教中心,更作为幕府的政治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赖朝公作为奠定武家时代基础的人物,一直被后世的日本领导人如足利义满、德川家康等奉为鼻祖,而鹤冈八幡宫也成为历代幕府所崇敬的宗教中心。
北镰仓
北镰仓,是适合一个人慢慢旅行的安静之地。想离开喧闹繁华的都市,但又不想去往偏僻荒凉的山野。那么,或许可以选择来北镰仓。这里安静,祥和,最适合一个人到处走走,停停,想想。北镰仓站和镰仓站一站之隔,三两分钟车程。出站即到圆觉寺,是临济宗圆觉寺派大本山,镰仓五山位居第二位,夏目漱石、岛崎藤村曾在此参禅。
明月院
明月院由镰仓幕府第8代摄政者北条时宗所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岁月累积沉淀下的淡然与深远在这里一览无遗。踏进院门,俗世的喧嚣仿佛都被隔离在了身后。明月院的本堂不过是一间小小的禅房,却将日本古典庭院的美学演绎到了极致。大殿的圆形壁窗,将庭院内的景色如画一般“悬挂”在殿墙上,春时樱花烂漫,夏至紫阳花开,秋日叶落无声,冬季白雪皑皑。于日本禅宗而言,圆形象征真理和法性,所以这圆窗也被称为“悟道之窗”。本堂这面极尽质朴的圆窗,搭配上堂前的枯山水,摒弃了一切人为的装潢和修饰,以最纯净的自然之美助人领悟参禅,彰显出日本禅宗庭院最为独特的魅力。
建长寺
建长寺是镰仓幕府第五代摄政者北条时赖于1253年创立的日本最初的禅宗专门道场。创建它时从中国邀请高僧兰溪道隆作为其开山主师。此寺院为临济宗建长寺派的总寺院,在镰仓五山(镰仓禅寺中的五大寺院)中居第一位。
漫步于这座临海小城,禅意悠悠的庙宇神社,幽静典雅的和式庭院,历史悠久的长谷寺,庄严的镰仓大佛,鹤岗八幡宫外繁华的镰仓老街,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处处流淌着的低调而宁静的文化气息,老街上鳞次栉比的咖啡店,特产店,日式西式糕点店,精致的海鲜拌饭,让这座小城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镰仓系列视频集